是的,通过“绿色通道”评审取得的中级职称是被国家和行业认可的,与常规评审取得的职称具有同等效力。
根据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如四川省、湖南省、山东省等地),所谓的“绿色通道”并非指降低标准或走捷径,而是指在学历、资历、层级等常规限制条件上给予破格或放宽,让那些实际能力突出、业绩贡献显著但可能不符合传统申报条件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为什么“绿色通道”职称是被认可的?
官方渠道评审:“绿色通道”是由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正式发文设立,并纳入正规的职称评审体系。申报人员仍需经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公示、人社部门审批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
能力业绩导向:评审的核心标准从“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转向“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例如,淄博市的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绿色通道”,就是侧重于对技术人员实际能力和项目成果的考量。
全国平台可查:通过“绿色通道”评审获得的职称,其信息会录入全国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信息查询系统或省级人社部门的官方数据库,与常规评审的职称一样,可以公开查询,具备法律效力。
政策明文规定: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指出,通过“绿色通道”取得的职称,在岗位聘用、晋升、奖励、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其他职称人员同等待遇。
需要注意的潜在问题
虽然职称本身是被认可的,但在个别特定场景下,可能会遇到一些执行层面的差异或限制,这主要源于地方或单位对政策的解读:
岗位聘用限制:如网易文章中提到的河南开封案例,有地方规定通过“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绿色通道”取得副高级职称的乡村教师,岗位级别可能受限(如最高只能聘为六级岗)。但这属于岗位聘用政策的范畴,并不否定职称本身的合法性。该教师依然拥有副高级职称资格。
跨区域/跨单位流动:当持有“绿色通道”职称的人员流动到未实施类似政策或政策不同的地区/单位时,新单位的人事部门可能需要时间了解和确认其职称的有效性。
结论
总的来说,通过正规“绿色通道”评审程序取得的中级职称是合法、有效且被广泛认可的。它体现了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更加注重实际贡献和真才实学。
企业在申请资质时,只要该人员的职称证书真实有效,并能在官方平台查询到,就应当作为合格的技术人员予以认定。任何仅因职称是通过“绿色通道”取得而拒绝承认其效力的做法,都是不符合国家政策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