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安全审校制度文件应依据《地图管理条例》《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制定,核心内容需涵盖审校标准、流程、人员管理等方面,具体如下:
审校依据和原则:明确地图安全审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等,以及遵循维护国家主权、保守国家秘密、高效规范实施等原则。
审校内容:规定地图审校需检查地图表示内容中是否含有禁止表示的内容,国界、行政区域界线等的表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地名等表示是否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是否完整表示,地图内容表示是否符合地图使用目的和国家地图编制有关标准等。
审校流程:制定从地图提交审校、初审、复审到最终审核通过或驳回的详细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审校工作有序进行。例如规定初审应在收到地图后的几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在初审通过后的多长时间内开展等。
审校人员管理:确定审校人员的资质要求,如须经省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等。同时明确审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要求其增强国家版图意识和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意识等。
保密规定:强调地图审校过程中的保密要求,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及审校过程中接触到的敏感信息,规定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问题处理与责任追究:说明审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如要求地图编制单位及时整改等。同时明确对违反审校制度、造成地图安全问题的相关人员和部门的责任追究机制。
档案管理:规定地图审校相关档案的管理办法,包括审校记录、审核意见、地图样图等资料的保存期限、保存方式和查阅流程等,以便后续查阅和追溯。
详情请私信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