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切换分站
当前位置:78建筑网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品质生活论坛开幕 全球著名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来了

品质生活论坛开幕 全球著名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来了

发布时间:2019-11-05  来源:78建筑网   【】【】【】  loading...

昨日,由英国《Monocle》杂志与成都传媒集团联合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承办的《Monocle》成都“品质生活论坛”在太古里博舍酒店开幕。该论坛聚集了一百五十余位来自全球时尚、建筑、设计、零售等领域的嘉宾出席,共同探讨如何让城市生活更具美感与质感。

该论坛曾落户里斯本、维也纳、苏黎世、马德里等国际城市。本次论坛将是《Monocle》品质生活系列会议首次落户亚洲。据了解,本次论坛延续《Monocle》此前在欧洲城市举办品质生活论坛的风格,以编辑对话、主题分享、观众提问等方式进行,现场交流长达4个小时。

《Monocle》创始人、董事长泰勒·布鲁尔与其编辑团队来到现场,邀请到澳大利亚驻蓉总领事林明皓,斯诺赫塔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罗伯特·格林伍德,太古地产总监唐·泰勒,澳大利亚New Initiative总监玛丽·路易丝·锡尔,法国拉加代尔大中华区CEO伍德,日本室内设计事务所Wonderwall执行董事、Directions设计事务所项目董事磯部浩之,原创家具品牌Stellar Works创始人兼CEO堀雄一朗,顶级建筑师事务所MVRDV联合创始人韦尼·马斯,恩尼斯摩尔首席营销官玛蒂娜·卢格,Potato Head创意总监丹尼尔·米切尔等十位外籍嘉宾登上舞台,分享各自领域的趋势变化与潮流变革。

此外,《Monocle》为成都量身订制的吉祥物“杜甫”也在论坛现场正式亮相,以生动而有趣的形象吸引全场嘉宾的目光。

据悉,品质生活论坛是《Monocle》杂志举办的最为重要的年度盛会。该论坛云集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德国为代表的全球著名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以及多方致力于让生活更美好的精英人士,论坛以“如何把生活过得更加有品质”为宗旨,目标是为改进生活环境、提高交通效率、推广智慧建筑以及增强社区活力等方面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成都品质生活 外宾做起了“安利员”

一只名为“杜甫”的熊猫吉祥物显示在大屏幕上,这是世界知名杂志《Monocle》送给成都的礼物。

昨日,一百五十余位来自全球时尚、建筑、设计、零售等领域的佼佼者齐聚成都太古里博舍酒店,参加《Monocle》成都“品质生活论坛”。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对于成都,“安逸”和“惊喜”是与会嘉宾们领教和使用最多的形容词。

现场,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林明皓、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崔梧蕤、《Monocle》杂志中国香港地区负责人詹姆斯·钱伯斯等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都不由自主地做起了成都的“邮递员”和“安利员”。

成都

是一座非常悠闲的城市

在生活、工作间保持精准平衡

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林明皓已经在成都居住了三年的时间。他走上了讲台,为来自全球各地的来宾“安利”起他的“成都时间”。他说,成都人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开放热情,包容性强。“在成都,我们看到人们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之光,人的韧性也非常强。”林明皓说。

“成都人非常享受生活,活在当下,这也是澳大利亚人喜欢做的。”他表示,在这里生活,能够感受到成都也是一个移民的社会,几千年的建城史积累了来自不同地方的移民和文化,本地百姓也因之具备对外开放的品质和精神。

在经济发展层面,成都发展迅速,人才汇聚,营商环境出色。这个人口近两千万的大都市,已经让不少澳大利亚企业抓住了商机。林明皓举例道,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的人工耳蜗生产商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正在成都建立制造中心和全球研发中心。“成都是人杰地灵的地方,澳大利亚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说。

但更令林明皓着迷的是,同时,成都又是一座非常悠闲的城市,它的生活节奏不像东部沿海城市那么繁忙。他说自己常常思考,成都这样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大体量城市,怎么可能保持这么慢的生活速度呢?

“我觉得就是生活态度。成都人非常热衷于在生活和工作之间保持精准的平衡。”他总结道。林明皓还给嘉宾们解释起了“安逸”的概念。他把它翻译成在一个非常安详的环境当中,人感觉在飘荡般舒适。“就像是在茶馆的那样一种悠闲的状态。”他笑道。

在成都的3年多来,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崔梧蕤不光见证了成都直飞以色列特拉维夫直航的开通,还迎来了自己小儿子的出生。随着航线的开通,成都已成为以色列人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已有很多以色列人来到成都达成学术交流、寻求商业合作。

崔梧蕤说他最近才去参观了在太古里展出的“旧时光与新地标摄影艺术展”。透过一张张老照片,他看到了20年前的成都,不禁感叹这20年间这座城市所发生的巨大改变。

“成都速度”也不断在生活中给他带来震撼。他举例说,自己刚来时成都并没有这么多地铁线路,短短数年,几乎每隔很短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条新的地铁线路投入运行,很快形成了地下交通网络。“地铁线路不但扩展了城市的边缘线,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它也是政府提高整个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品质生活的一个具体和鲜活的实例。”他说。

成都

正从25个方面成为生活方式的标杆

期待这里能诞生出新的生活方式

在台上,《Monocle》杂志董事长泰勒·布鲁尔发出感慨:“我们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伟大的城市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也在思考,为何人们来了成都这座城市以后,就还想再回来?对此,他的结论是:这是一个能让人静下来的地方。

该杂志中国香港地区负责人詹姆斯·钱伯斯已为该杂志工作了四年。这次是他第二次来到成都。四年前,他曾作为一名游客来这座城市旅游,看到了期待中的熊猫。也因此,钱伯斯对成都的美食和美景有了初步了解。

2017年,钱伯斯曾参加2017成都国际书店论坛,与来自全球的爱书人士共话读书与城市生活。成都的书店及读书氛围都让他留念不已。当时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采访时,他曾表示,在中国的所有城市中,成都绝对是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钱伯斯告诉记者,《Monocle》杂志一直在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品质生活”这一议题在全球进行讨论。在他眼中,“品质生活”不是城市里为工作奔波着的人们所呈现出的忙碌状态,而是要倡导人们去感知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成都就是这样一座城市。”这几次造访,钱伯斯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改变。“成都这些年发展很快,尤其当我去天府新区那边的时候,整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完善,而且绿荫环绕,环境迷人。很多市民都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散步,骑行,非常享受生活。”他说。

此前,《Monocle》对成都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成都正从25个方面成为生活方式的标杆。这也是该杂志将成都作为其在亚洲的首场品质生活论坛举办地的原因。钱伯斯说,《Monocle》会保持对成都变化、发展的密切关注,期待这里能诞生出新的生活方式。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曾那迦 王垚

■新闻热评

上海和成都

何以代言品质生活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传统。孔子“割不正不食”,苏东坡“不可居无竹”,李白“且须饮美酒”,作为所处时代的“意见领袖”,他们的喜好,往往又会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乌飞兔走,沧海桑田。当人们告别了田园牧歌的乡村,聚拢到钢筋水泥包裹的现代都市,中国人又是如何追求品质生活的?今天的上海,昨天的成都,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范本——前者代表中国民众对于品质生活的全球探索,而后者则是对中国本土品质生活的人文关照。

先看上海。今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进博会是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据进博会官网披露的信息,在第一届进口博览会上,6天时间内累计意向成交金额高达578.3亿美元;第二届进博会则汇聚了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50万专业采购商和观众注册报名,展会一票难求。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民众对消费品多元化和高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单纯依靠国内企业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全部需求,中国消费者对全球“好物”的追求热情高涨,而在进博会上走红的明星产品最能体现这种特点:在首届进博会上,西班牙的宝露公主橙,万里之遥的智利车厘子,还有阔别中国市场17年的法国牛肉,展台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而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应用于美容的“人工皮肤”,能抵挡零下65度严寒的加拿大冰雁绒,还有35.26克拉的巨大钻石,势必会成为展会焦点。而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在满足了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再看成都。如果说在上海举办的进博会极好地满足了中国民众在商品层面的品质追求,体现的是中国对于世界经济的担当和贡献,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意义,那昨天在成都举办的“品质生活论坛”,则诠释了一座城市如何满足万千居民对日常生活细节的高品质追求,展现的是微观层面的个体和城市之间的共生关系,对城市发展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截至目前,全球城市人口已超过40亿,数以亿计的人口还将继续向城市聚集。城市如何为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又如何更好地实现品质生活?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固然必不可少,但最底层的逻辑是“以人性为尺度”,这是居民对城市产生归属感的关键。而据英国杂志《Monocle》的评价,在这些方面,成都亮点纷呈,比如成都拥有全国最多的书店、“令人惊艳的博物馆”、繁荣的夜间经济等,在25个方面正在成为生活方式的标杆。

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 杜恒峰

【责任编辑:78建筑网】